行业资讯

2025康养新图景:AI赋能、居家升级,银发经济迎来黄金期

时间:2025-07-19 00:52:09

智慧养老正在重塑中国老人的晚年生活当科技的浪潮遇上银发时代,一场关于养老方式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走进2025年的康养产业,智能机器人、AI大模型、可穿戴设备等“黑科技”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道具,而是真真切切地融入中国老人的日常生活。

科技赋能:AI与机器人重构养老场景

在刚刚落幕的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上,300余家国内外企业带来的“养老黑科技”令人目不暇接。一款能通过毫米波雷达实时监测老人呼吸、心率、跌倒状态的智能照护系统,实现了无接触安全守护;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帮助失能老人重获行走能力;柔性上肢机器人则能实现精准复健。

图片

在展会现场,一款人形机器人吸引了众多目光。它能完成打招呼、语音交互、取水等简单动作,为老人提供基础陪伴服务。
国产化率高达90% 的这款机器人已应用于工业场景,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将进入家庭端。

泰康之家作为行业先行者,已在全国社区发放超8500台小泰智能音箱。这款明星产品通过大模型和搜索增强技术,实现了情感陪伴聊天、知识查询和服务自动执行的无缝切换。老人可以在聊天中随时查询信息,或完成服务预订。

更值得关注的是,AI正在重塑整个医养体系。泰康之家打造的“泰乐OS”系统将‘感知-决策-执行’三要素渗透到业务流程中,形成数据和知识飞轮。其全人全程的数字居民服务系统能根据居民健康数据自动生成慢病管理、照护、体检等计划,为每位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

居家升级:智慧解决方案破解“9073”难题

中国推行的“9073”养老模式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正面临深刻转型。随着60岁以上人口突破3.1亿,占全国人口22%,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亟需智能化升级。

在青岛部分老年公寓,送药机器人、运物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已投入日常使用。多模态巡检机器人甚至可以在老人房间、床前巡检,及时发现并报告身体状况,部分替代护理员工作。

图片

面对失能老人照护难题,山东欣悦健康推出的可穿戴式护理机器人实现了24小时智能化处理大小便,适用于家庭、养老院等多种场景,已惠及上万家庭。

政策层面也在加速推动居家养老升级。2025年青岛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已启动,补贴对象扩大至所有60岁以上在青岛的老年人,不受户籍限制;补贴标准达产品价格的30%,每人最高可补15000元;产品清单涵盖六大类25种适老产品。

医养融合:从概念到落地的系统变革

真正的医养融合不再是口号,而是形成“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系统。泰康保险集团科技中心副总经理常城指出,关键在于如何精准发现养老社区长辈的健康风险并及时就医,以及如何确保医嘱和综合方案被有效执行。

湖北近日印发的《加快建设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省养老床位要达到54万张以上,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75%以上,医养结合机构达到500家以上。同时推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85%以上,每个县至少有一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图片

在青岛“中国康湾”的建设规划中,“康复、康养”成为两大主题,突出“全域康养、全龄健康”理念。目标到2027年,培育10个特色产业园区,建设100个医康养综合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银发经济:消费升级催生万亿市场

随着养老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品质型消费,银发经济正迎来爆发式增长。目前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已达7万亿元,预计2035年将增长至30万亿元

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近日在青岛启动,多部委协同发力助推银发经济。民政部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衔接;商务部增开银发旅游列车、扩容家政服务消费;国铁集团计划三年内推出100条铁路精品旅游线路,年开行旅游专列2500列以上。

智能穿戴、老年教育、适老旅游等领域年增速超30%,90%老人倾向原居安老,推动家庭病床、助浴助餐、短期托养服务爆发式增长。

产业重塑:科技引领下的生态变革

康养产业正从单一服务向融合生态转型。在青岛博览会上,海尔、中车康养等企业带来智慧康养整体解决方案;交通银行、国开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多元化养老金融产品;万林、泰康等养老机构打造特色康养旅居线路。跨界融合正成为行业新趋势。

面对专业护理人员缺口达15万的困境(仅山东省),山东老年产业协会会长白玉光指出,未来转型方向包括:智慧化渗透,推动物联网、AI在居家照护等场景的深度应用;产业融合,促进医疗、保险、旅游与康养服务链式整合;构建 “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体系,力争每年培养专业人才超5万名。

科技赋能居家升级医养融合三大趋势正推动中国养老模式深刻变革。随着“中国康湾”等产业高地的崛起,以及AI、机器人技术的加速落地,一幅智慧享老的新图景正在展开。

当养老机构中的老人通过外骨骼重新站立,当独居长者与AI音箱自然对话,当整个城市的养老服务通过一个操作系统无缝协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产业的升级,更是一个社会对生命晚年的全新理解和尊重。智慧养老的未来,已经到来。